學生常常會有: 理化這麼難我為什麼要學這個
我以後又不當科學家 為什麼要學這些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其實這是不想學習、懶得學習的藉口
不知道現在的學生為什麼這麼沒有學習的動力
每天渾渾噩噩 上課發呆 儘 管 老師講得口沫橫飛
他(她)總是好像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
身為自然老師 總是想要告訴學生 為什麼每個人都應該學一點基礎的科學
最近看的這本書
艾西莫夫科普教室
裡頭有一篇文章正好給了我最好的解答 與大家分享
以下節錄自艾西莫夫科普教室
我猜想許多年輕學生會反問自己:
究竟為什麼,不想成為科學家的人也得學習科學呢?
這樣想的人也許覺得,只要能度日就夠了,何必知道那麼多事情?
又不當歷史學家,為什麼要知道歷史?
若不常到遠方旅行,地理和外與也沒必要呀。
然而,一定有什麼比只是活著更重要,
即使每天上班做些單調的例行工作,下班回家平淡度日
了解周遭世界、剖析過去發生的事件、欣賞不同地方或文化,
對我們還是有些價值。
事實上,了解事物本身是件趣事。
它能照亮生命,讓智慧敏銳,打發無聊的時間,開拓視野,更受人歡迎,帶給他人歡樂。
各種知識和技術,即使和學校科目無關,都是如此。
有人會用木頭雕刻出可愛的小玩意,有人是集郵通,
與之相處,觀看作品,聽他們發表高見,
遠比跟那些什麼都不知道的人相處有趣多了。
然而,知道上述這些事物,是不是還得額外了解科學呢?
科學有什麼特別嗎?
是的,的確有。
現代世界建立於科學和技術之上,技術是科學在各方面的應用。
現在不管做什麼,都需要現代設備,例如汽車、唱機和電視,
這些全是依據科學定律生產出來的。
人類的未來要靠電腦、機器人、核能、火箭太空船等,都得先了解科學才能製造出來。
那些不了解這些東西運轉原理的人,也稱得上是奇人。
缺少科學認知的人活在神秘世界,這世界對他們毫無意義。
即使他們說:「那又如何?我只想活著,結婚成家,看看人生風景而已。」
也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。
科技不斷進步的世界,好的工作、高薪的工作,都是為懂得科學的人準備的。
此外,科學也是有利有弊。
以不正當手段利用科學,會讓地球受到危險化學物質和和輻射的汙染,
四處充塞破壞隱私和自由的裝置。
不過,只要好好利用,科學可以增加能源和糧食供給,增進健康,擴展歡樂,
開闊生命,擴大安全感。
但是誰來決定利用科學的方法呢?
在民主制度,應該是由大眾決定。
但是如果壓根對科學毫無概念,人們如何做出明智抉擇?
隨著時代推進,這個問題勢必越來越重要,如果人類想要做出明智的抉擇,
利用科學來保護而不是摧毀地球的話,就應該試著了解科學。
這就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性,即使你不想成為專業科學家。
無知會令人感到恐懼
容易受人欺騙
古老文明中 人民不知日蝕現象
總以為是神明顯靈要處罰眾生
所以會受到一些自稱通靈人士的欺騙
更甚者 還以人祭天以換取 國泰民安 通調雨順
但現今日蝕是眾所皆知的現象
有了科學知識 才有一些判斷的能力
所以 國中學生還是乖乖學習一些基本知識吧!!